第一部分    

       居住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概念的定义

  • 居住建筑是如何产生的?
  • 居住建筑是如何发展的?
  • 住宅和人的关系

5、住宅和社会的关系

6、住宅与住区的关系

     1、概念的定义

          关于住宅,我们知道一大堆意思差不多的名词:

           住宅、居住建筑、公寓、集合住宅、别墅、并联别墅、联排式别墅、叠加式别墅、四合一别墅、酒店式公寓、复式住宅….

          还有按高度的:

          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

           还有按消防的:

           一类高层住宅、二类高层住宅……

    问1:什么是居住建筑?


●定义

  —— 人类为了保障个体及家庭生存、生活所建造的物质空间。


      
——洞穴、巢居(原始社会及非常状态)

           ——乡村住宅(以自建方式为主的乡村家庭、家族的居住建筑。)
       ——集体宿舍(以个人为使用单元的集合式居住建筑)
       ——(城市)集合式住宅(在人口聚集密度较大的区域,以 家庭为主要使用单元的居住建筑)
       ——低层住宅(以家庭为主要使用单元的独立、半独立居住建筑) 
       ——别墅(本是非常住的休闲住所) (但现代已和高级的低层住宅混用)
       ——庄园(权贵居住的大型建筑(群)及环境)
       ——宫殿(统治者居住、行政的大型建筑(群)及环境)“故宫”、“白宫”

    问2、什么是住宅?


● 定义

             ——以容纳家庭生活为主要功能目的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的定义,不是绝对的。

         ——实际上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居住建筑和人类的其它建筑空间都有空间的功能混用甚至是换位。

         ——店铺、办公室、宾馆、娱乐场所、帐篷甚至是汽车里……。

         ——人,在什么样的条件状态和需求下,就会有什么样的居住空间。

    2、居住建筑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人类早期的“居住建筑”和动物的巢穴差不多——穴居、巢居。

    ●那为什么非要有居住建筑呢?如果没有,就活不下去吗?

        ——自己活不下去,睡觉时被袭击。

        ——后代活不下去,自己去打猎时,后代被“打猎”。


所以——居住源于安全

         ——居住建筑是保障生存的必需条件。

         ——居住建筑的诸多要素中,安全性始终是首要要素。

    3、居住建筑是如何发展的?

    ● 原始住宅(版本1.0)

     ●乡村住宅——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革命)的结果(版本2.0)

     ●(现代)城市住宅——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结果

     (版本3.0)


● 农业革命——人类定居,财富积累,人类初步社会化。

     ●工业革命——使工业成为人类生产力的主体构成,并大大强化了商业的作用,使城市的角色和性质中大大增加了经济的比重,从而使城市的磁极效应大大增强(“城市首位度”)。

            (现代)城市住宅的形成,来源于城市化初期的社会需求和矛盾。之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住宅也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人类文明的每一个新的重大成就,都会影响到城市住宅的发展。

    4、住宅与人的关系(人对住宅的需求)

           人对住宅的需求有两个方面——


●物质需求——生存(持续生存、活下去)

                                    生活(幸福生存、活得更好)

          ●精神需求——比富(一般性精神 需求)

                                    情怀(特殊性精神 需求)

                              浓缩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4.2居住需求
   居住建筑的发展是随着人对居住的需求而不断发展的。
   
   物质需求:

   1.0基本的生存需求(生存下去——第一本能)——保持稳定的生存状态(避免不稳定的生存状态,如逃亡、露天无保护的生存状态…)。因此必须建立或寻找稳定(或相对稳定)的保护生存的空间——“居所”(如穴、巢、洞、帐篷、房屋等)。这也是人作为动物的基本本能。

   2.0扩展的生存需求(生存得好一些)——在“居所”内(或附近)建立基本的物质条件(睡觉、进食…)

   3.0基本的生活需求(延续后代——第二本能)——在“居所”内建立家庭(或伴侣)关系,形成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环境

   4.0扩展的生活需求(让家庭生活得更好)——在“居所”及附近形成可提高生活质量的场所。

    精神需求

      1.0一般的精神需求——“比富”(想一想它的普遍性……)

   ●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化背景下,显示自己生存状态的某种优越性的心理欲望。
       名牌究竟“美”在哪里?让人们趋之若鹜。
        汽车、LV、金饰、钻石、服装……
   ●好吧,让我们看看在农村是怎样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并不太富裕的农民已经“盖了三茬屋”了。农民由于处于一种熟人共处的生活环境,这种心态尤为明显。
   ●那么,在城市呢?
        城市是一种“生人社会”。城市人也普遍有“比富”的心态(相对间接一些):面积——环境——品牌——别墅——庄园…。“比富”心理可导致“自尊”、“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 “比富”有什么特点呢?
         “比富”是具有“同类层次范围”特征的(比如:农民不会和皇帝比),超出了可比的层次范围,则不会产生精神需求的满足。
       人的“居所”空间及环境,不光是生活内容的容器,同时也是可以体现人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较昂贵的“包装”。简言之——是居所,也是“财富”(物质的和精神的)的代名词。“居所”空间及环境能更好地满足生活需求,并产生“比富”的心理需求(因为以居所的“质量”来代表人的生活状态,是具有普遍性的。



     2.0
特定的精神需求——“情怀”(各种各样的…….)

     “居所”空间及环境满足居住者特有的精神需求。如:

     A、体现权力及尊卑关系(四合院、皇宫、庄园…)
     B、满足人的自然属性的需求(临近自然环境:山、江河、树木…);
     C、寄托人文情怀(传统、怀旧、时尚、个人风格、情感寄托、避世、哲学感悟…)

      这种需求,是建立在“个人生活哲学态度”基础上的“居所”空间及环境的“个人意志化”,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在更高层次上的满足。


     综合物质和精神需求来说,不同阶段的人对住宅
     居住条件的需求,呈现为四个层级:

“住”——居住基本功能(包括配套、交通等)

“看”——居住物质环境的美化(室内和室外)

“动”——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健康、交往)

“感”——居住的最高境界,精神世界的陶醉。

       5、住宅和社会的关系

            熟人社会——住宅的开放性(生活的互助性)

                                     私密性门槛低(可怕的闹洞房)

                                      强邻里关系(以前的强宗族关系)

            生人社会——住宅的封闭性(个性和社会性)

                                     私密性门槛高(“宅”的世界)

                                      弱邻里关系(连猜都没兴趣)

      6、住宅和住区的关系

            社会单元——管理单元(里坊制、居委会)

                                     排他单元(宗族、单位大院)

                                     甄别单元(豪宅区、贫民窟)

            领域层次——强领域(封闭小区、中南海)

                                     弱领域(街坊式小区、拆围墙)

                     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


                 
第二部分

住宅设计


1、住宅的技术分类

2、住宅的基本属性

3、房地产的发展阶段即前景

4、住宅设计基本原则

5、各类住宅的设计特点

6、住宅设计技术规范

7、设计案例分析

1、住宅的技术分类

   A、按居住条件分类

        宿舍(Dormitory)——集体生活的居住空间(也有例外)。
        集合式住宅(Apartment )——也叫公寓,城市住宅的主要形式,适合于家庭及个人居住。
        别墅(Villa)——原本含义为:“郊野的园林式住屋”,是一种临时性住所。但其现代含义已经延伸为:“居住条件较高的低层园林式住房”
        宫殿(Palace)——古时候统治者的居住、施政空间。

    B、 按所在的地域分


    
——乡村住宅

           来源于原始的人类聚集点,是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 产居一体(支持农业生活)。


     
——城市住宅

            社会分工是城市的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随着社会分工 的不断加深,人类文明越来越超越于动物世界。产居分离(SOHO是某种回归)。


     
——比较:

             由于在乡村与城市,人的生活在生产和活动性质上有较大的不同,两者在需求、建设方式和社会性等方面差异较大。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住宅是乡村住宅的升级。

   C、按建筑高度(层数)分:

    低层住宅——1~3层。
  多层住宅——3~6层。
 
  高层住宅(带电梯)——6层以上
       ——小高层(至少带一部电梯):7~11(12)层。
        —— 高层1(至少带两部电梯):12~18层(50米以下)。
        —— 高层2(消防升级为一类、结构):18~33层(100米以下)。
        —— 高层3(超高层,罕见):>100米。
                        
                      

D 、按艺术风格分类

  • 折衷风格(自然风格)

仿古典风格

未来风格

现代风格

         2、住宅的基本属性

              A、居住属性——A1安全防护

                                          A2生活容器

              B、财富属性——B1不动产

                                          B2重占比财富

        C、附加属性——军事、政治

              客家民居——团结的宗族式生活,集军事防卫、生产生活、  

                                         教育、交往于一身的客家土楼。

              贵族城堡——政治、军事、生活、社交合一。

              皇宫——政治、居住合一。

       

   A1
、居住属性的第一个方面:安全性(安全防护)

                 体现在几个层次:

          一、生存安全——直接危害
                      防盗、防止非法接近、非法进入
                      所涉及概念:领域

          二、心理安全——间接危害
                  防窥视、防止不友好接近、非法进入
                  所涉及概念:私密性、近体尺度

       
         
问1:什么是领域?
                               (与“生存安全”相关的关键词)

                ——领域性是动物在它的实质控制范围,建立边界的一种习性。
                       ——人,也是动物。
                       ——是更复杂的动物,所以也有更复杂的“领域”


                       ——领域往往是无形的,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雨伞下的一对相识不久的青年男女……
                               ——垂落的雨线,标示出了“内”和“外”的不同领域
                               ——行走的雨伞,领域是流动的
                               ——被永久记忆的场景,他们对这个领域有着高度认同感。


         



       领域与边界

   ● 对动物来说,领域意识表现为建立边界。
         人也一样,只不过因为社会中人的行为,要比动物复杂得多,所以—— 我们可以用“边界效应”来解释人的很多行为:

   ● 边界效应:
        在开放环境中的人,倾向于寻找支持物或掩蔽物,它们可以提供防护。人们尤其喜欢选择在后背有保护,而前方视觉又具有开阔视野的地方,这是人在开放环境中的最佳位置状态。
       比如在餐厅,靠窗、靠墙、可以纵观全局的位置往往是客人的首选。在空旷的广场,人们会在水池边、树木、旗杆或柱子边停留。
         
     ● 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中说:
      “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绝不会有生气”。

       
        
封闭式住区& 街坊式住区

          小区大门——你已经开始进入了(城市当中的)某一个“聚落”,(请小心通过)。
                 
          封闭组团——你已经开始进入了属于某些人(日常生活)的区域,(勿轻易打扰他们)。

          领域的本质意味着某种排他性和独占性,但强弱程度不同

             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还是领域性逐渐加强的过程,只不过比以前的领域性程度要低些,但在“私密”这个层面,其领域性会得到补偿性的加强。

            简单地说——住区的封闭性被有限的打破。



       
     
问2:什么是私密性?—— (与“心理安全”相关的关键词)

            私密性——“对接近自己的有选择的控制”。 奥特曼
                 
          “看”和“听”——尽管人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感觉,但在私密性方面主要归结于“看”和“听”两个方面。

          独处——在固定(非固定)的私密场所,主动躲避别人的“看”和“听

          亲密——放大某(些)人的权限,排斥别人。

          隐身——在公共场所,排斥别人认出身份并受到打扰。

            隐私——担心受到困扰,而隐藏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信息。(往往是容易导致自己自卑的个人信息,以及容易导致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秘密信息。)


          我的归纳:对私密性的基本理解——


         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来自别人的“看”和“听”的一种控制。

          问2:私密性有什么意义?——

 
            人既需要社会,需要让自己达到某种程度的“社会化”,也即进入社会。但社会中的个人,又需要保留自己的一些“个体性”


            所以,这样看:私密性是一种“基本人权” 。



           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进退能力” 。
 
               比如囚犯和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进退能力”相差极大 。

这就是人的“两面性”
           在聚光灯下——道貌岸然
           在人不所知的场合——禽兽不如

都说人是“双面人”   
           即“社会人”(面具人)和“个体人”(真面目)
           其实社会中的人是没法去做一个“单面人”的,除非你是弱智、精神病以及不懂事的小孩。

人不可能永远活在面具之下,人需要不时的回到“个体人”的状态
           这是一种情感的渲泻。是人对他的社会化的一种必要“补偿”
           社会学家把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称之为:“前台行为”,(戴着面具),而在非公开场合的行为称之为:“后台行为”
           人往往在“后台”才会展现出最真实的自我。

          我的归纳:私密性的意义——


         良好的私密性意味着,一个人在他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进退自如。

     续问:私密性和空间有什么关系?


     A.私密空间:完全可控制的空间
         这是粗略的分类,比如客厅的私密性低于卧室。

     B.半私密空间:部分可控制的空间
         倾向于隐藏自己,交流是临时和相对次要的。空间具备一定的隐藏优势。
         开放式办公室,住宅底层小院、餐厅中的卡座等。
         半私密空间设计的核心在于形成非封闭的“有效边界” 。

      C.半公共空间:邻近私密空间的公共空间
          如组团环境、走廊、门厅、楼梯间、电梯间。

      D.公共空间:生人社会空间
         分为:城市空间,超出邻里交往(150户小邻里)的住区公共空间。
         在公共空间,人可能形成临时的“半私密空间”(临时边界)。公共空间应提供合理的舒适性,避免冲突。

        A2、居住属性的第二个方面——容纳生活

         总的描述:

         生活在变,住房也在变。

          A.2.1 我们先看看最近30年,我们身边的住房,发生什么变化。

 ——平房、单身宿舍
——有厨卫的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
——小厅住宅
——大厅住宅(电视机的“控制”作用 )
——大厅又开始变小(电视机的“控制”在减弱,电脑的“控制”在加强)
——书房、主卧加大……


      A.2.2  
我们再去看看“别墅” ,它们发生了什么?

          别墅——开始大家以为别墅就是“皇宫” 。

         后来发现光要面子就顾不上“里子”,郊区、面积太大、日常居住内容“复杂化”——导致富裕人群又回归城市(多高层住宅及酒店)。

         别墅才开始回归其原本的定义:郊外的园林式非常住住房。成为闲时的休闲去处。

         作为别墅的常住者,以中产阶级为多,因为对他们来说,往往是“面子”大于“里子”。

      A.2.3   对生活容器的态度

         

          什么是住宅设计呢?——以生活需求为依据的产品设计。



         比如:三代居。考虑40后,60后,80后共居的住宅。


    B
、住宅的财富属性——

       B1  不动产:在性质上一般被当作财富中的较为稳定的部分,不会轻易变动。在稳定时期,它是多个“篮子”之中,最安全的一个。

         B2重占比财富:在快速增长时期,它是多个“篮子”子中,最受青睐的一个。

        中国居民财富近30万亿美元,而其中80%以上财富是以住房资产持有。


    4、住宅设计基本原则

      (1)、现代城市住宅的构成
            A、产品性质构成——“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城市的住宅建设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主要为富人和较富裕的人服务的——
                        作为商品的住宅建设:房地产。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为穷人和低收入者服务)——
                        作为城市半公共产品的住宅建设:
                                                    “福利房”、
                                       “安居工程”、
                                       “经济适用房”、
             B、其他分类(层数、居住标准…)
                    参照前面的内容。

   4.1、住宅设计基本原则

          紧跟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住、看、动、感。

          追求价值:发掘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包括科技创新)。

   4.1.2、住宅平面设计基本评价方法

       A、 功能分区

             “内”空间(静)——卧室、书房、专用卫生间。

             “外”空间(动)——客厅、餐厅、娱乐空间

               “过渡”空间——厨房、公用卫生间、走道…

       B、 开门位置。

              是衡量设计水准的重要方面。

       C、 通风路线。

             尽量形成小于90度的连续通风路线。“穿堂风”。

       D、房间形状。

              房间的空间尺度比例以及最小尺度。关于“异形房间”

4.1.3、户型设计分析

一般把房间的主采光面称为开间

与其垂直的称为进深

好户型

第一层次

通透良好

第二层次

动静分区  动线合理

第三层次

尺寸合理

通透良好  采光舒适 

通透性主要是指户型的通风和采光性能。

最好有两面可以采光和通风,相对两面采光通风最佳(如南北、东西),其次是相邻两面采光(如东和南、南和西、西和北等),只有一面采光通风效果最差。穿堂风:通风路线转折角度小于90度。

再次厨房厕所是湿气比较重的两个区域,要尽量做到独立采光通风,也就是避免暗厨暗卫。

动静分区

动区:客厅、餐厅、厨房、次卫等。

静区:卧室、书房、主卫等。

动区是人们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应该靠近入户门设置,尤其是厨房;

静区主要供居住者休息,相对比较安静,应当尽量布置在户型内侧。

两者分离,一方面使会客、娱乐或者进行家务的人能够放心活动,另一方面也不会过多打扰休息、学习的人,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横向分区——纵向分区

尺寸合理

客厅开间不宜小于3.6米。

主卧一般开间不宜小于3.3米。

次卧一般开间不宜小于2.4米。

书房可以比次卧更小一点。

厨房净长不宜小于2.1米,宽不宜小于1.8米。

卫生间宽不宜小于1.2米。。

5、各类住宅的设计特点
   5.1、低层住宅设计

5.1.1、低层住宅分类

      从居住条件“档次”来看依次为:

          低层集合式住宅——“叠加别墅”——聚合式别墅——联排式别墅(townhouse)——并联式别墅——独立式别墅。

5.1.2、低层住宅平面设计的特点

 (1)低层居住建筑的平面类型

          A.——内院式: 四合院式、三合院式、小内院式等。

          B.——实体式

  (2)低层居住建筑的室内空间特点

         A.——室内空间的穿插和渗透

         B.——室内外空间的穿插和渗透

5.1.3、低层住宅造型的特点(小、亲、变)

(1)建筑尺度较小,造型效果宜于趋向亲切、平和、协调。不宜采用强烈对比、震撼的大尺度等方法

(2)利用悬挑、穿插等手法及建筑平面、剖面的变化,打破建筑外墙的封闭性和单一感,营造活跃效果,使建筑与环境融合。

5.1.4、平面案例分析——之1(独立实体式)

设计案例分析——之1(独立实体式)

平面案例分析——之2(并联式)

平面案例分析——之2(并联式)


平面案例分析之3

联排式


平面案例分析之3

联排式

平面案例分析——之4(叠加、聚合式)

平面案例分析——之4(叠加、聚合式)

联排的私家院落——内院、前院、后院、内天井

院落——意味着什么?

院落及院落组合是传统村落的基本单元

院落暗合中国人的居住空间心理

院落式蕴含“藏风聚气”的风水理念

院落所追求的是: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不被打扰的“小天地”——被强化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中式高墙)

空间层次的过渡:街坊—街巷—公共院落—私家院落

为邻里间,提供半私密的、舒适的交流场所。


综合参考案例
1


科第五园

规划——样本来源:自然生长的村落

用白话文写就的传统

第五园是在尝试用一种语法

方式来诠释中式,提炼精神

层面的东西。

中国人的含蓄、内敛与古代建筑的私

密性。

规划:表现“村”的形态

外部:提炼“墙”的形象

内部:强调“院”的作用

环境:体现“幽”的氛围

色彩:渲染“素”的意味

气候:突出“冷”的追求



         5.1.5
、别墅造型风格分析


                      一、现代主义风格

永恒的经典

思考了半年,画草图只用了15分钟。

熊跑溪上的考夫曼别墅

溪水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建筑与自然浑然一体

小考夫曼将流水别墅捐献给政府:流水别墅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做的作品。

         白色派

纯白且光滑,现代主义雕塑风格

白色是在光与影、空旷与实体展示中最好的鉴赏,从传统意义上说,白色是纯洁、透明和完美的象征。

理查德·迈耶

纯洁、宁静的现代主义雕塑。     光滑+光影

顺应自然,白色的材料,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

道格拉斯住宅

  范斯沃斯住宅——深藏于森林深处、满足了所有梦幻想象的玻璃房子。极端的纯粹性。
  

 以大片的玻璃取代了墙面,空间与周围环境完全融合。


密斯:我的世界你根本不懂。


  一个架空的四边透明的钢结构盒子,极简主义风格,高雅别致。

       美国单身女医生
  范斯沃斯控告密斯:这无疑是让居住成为一种公众性、缺乏隐私的行为。

 现代风格的商业别墅。

 现代风格的别墅群。

参考案例

商务别墅

参考案例

玻璃是体现别墅特点的重要材质——“两渗透”、溶于环境。

参考案例

别墅可以很自由,前提是:环境自由+设计自由

5.1.5、别墅造型风格分析

二、仿西洋古典别墅风格特点分析

   A、地中海风格(A1西班牙)

     地中海风格,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为代表。闲适、浪漫、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

特点优势劣势
外观不对称彰显闲适、浪漫的生活态度不利于高层户型的逐层复制
屋顶多为红色筒瓦;墙体厚重,多为白色、米色,异型墙面;线脚简单手工艺感带来的独特品味,适合阳光充沛的气候地区乡土特征——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拱形门窗、较小的窗墙比适合别墅、多层商业配套的外观不适合高层住宅

A2、意大利风格

     意大利风格与西班牙风格相比,体现出对秩序、规律和统一的追求。

特点优势劣势
红瓦缓坡、出檐较深、檐部精雕细琢顶部造型优美少见于高层顶部
柱子与石材的运用、三段式和装饰构件有利于满足“比富”心理形体的丰富变化不符合高层住宅的特点
较小的窗墙比适合别墅、多层商业配套的外观不太适合高层住宅

B、法式风格

        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追求建筑的诗意、诗境,力求在气质上具有感染力。风格偏于庄重大方,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气势恢宏。

        屋顶多采用孟莎式,上部平缓,下部陡直。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且或圆或尖,造型各异。

        外墙多用石材或仿石材装饰,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                

特点优势劣势
对称性庄重大方体量宜大不宜小
石材或仿石材高贵、优雅造价偏高
陡坡、老虎窗浪漫顶部空间的利用

英式风格

    英式住宅 具有简洁的建筑线条,凝重的建筑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坡屋顶、老虎窗、女儿墙、阳光室等建筑语言和符号的运用,充分诠释着英式建筑所特有的庄重、古朴。

特点优势劣势
形式自由、不对称造型丰富 不利于高层
红砖 木构件 双陡坡屋顶 烟囱古朴亲切乡土气息

     插播:

     蜜蜂建造的蜂巢,足以让许多建筑师蒙羞。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高明的蜜蜂之间的最大区别是:

     建筑师在建筑的实体未成为现实之前,就已经在想象中把它竖起来了。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ARTDECO风格

   Art Deco风格,又译作装饰艺术派、装饰艺术风格、摩登风格等,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此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迅速传遍欧美。 Art Deco风格的建筑,多采用塔楼式退台、对称的构图、刚柔并济的横竖线条、流畅的圆形舷窗和圆弧形转角、丰富的浮雕、强调材料的高贵质感与光泽;色彩设计中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追求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

特点优势劣势
古典秩序感 对称、挺拔利于高层住宅的尊贵感不利于别墅产品的造型
几何化的装饰构件 竖向线条 石材、金属尊贵高成本
顶部的退台收分表现力强顶部造型构件多

5.1.5、别墅造型风格分析

二、仿中国古典风格(新东方主义)特点分析

        新东方主义风格,指“第五园”之后,在中国兴起的居住建筑“中国风”潮流风格。

特点优势劣势
非完全复古东方情调、中式生活不宜多次简单复制
屋顶多为灰瓦;墙体以现代手法为主,辅以传统印象的材质和构件传统信息以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和谐统一。在市场上仍然比较小众,大众的审美水平会相对滞后。
大部分别墅具有院落元素适合别墅及商业设施的外观不适合高层住宅

“神秘的东方气息与现代的明朗结合”

“徽派”

材料和细部体现了很多“东方”的情趣

“东方式”的典雅

“东方式”的高贵

这是一种近代的灯,叫做“气死风”

这是为什么?    为了突出屋顶的飘檐效果

“解构”中国式屋顶,你觉得好不好呢?

变了味的“枯山水”,借来的环境总感觉不是“自己的”

不可居无竹

上海 · 九间堂

(“三开三进、谓之九间”这也是“九间堂”名称的由来,也是描述中式传统建筑格局的最精炼语言之一)

九间堂别墅的现代中式风格,简洁明快,以提炼的中式建筑符号为母题,白墙灰屋顶为主色调

 外部是高3.5米的围合式高墙,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平面设计私密性不高的缺点,另一方面也营造出一种深宅大院的感觉。别墅中有大量诸

如回廊、马头墙、黑白两种色调等中式细节。

2.建筑的群组聚合性

从单栋房屋来看,多为长方形。简单规整,但各司其职。由院墙围合成一个空间功能丰富的建筑群

九间堂采用全院式空间布局,也是中式建筑的一大特色

1.向里看的空间布局

从空间上讲,国外的房子处于空间中央,是“向外看”的。而九间堂住宅中,房子在周围,空间是通过建筑物围合而成,是“向里看”的。

内庭园林的创新

待客的前院,传统家庭集会功用庭院,向休闲型和会客型功能转变

从视觉上保证中式庭园的内部私密性

主人活动的后院




         5.1.5
、别墅造型风格分析


                 三、自然风格(东南亚风格为例)

敞厅,是东南亚风格别墅中常见的设置,有些可封闭,有些干脆就是不可封闭的。

和游泳池相配的敞厅

重视室外的活动,是东南亚风格的特点。

东南亚风格别墅普遍采用木材质,是高档别墅的配置。

四面临水的敞厅式客厅,可以形成值得夸耀的特色。

外墙上也有不少木材质。

东南亚风格别墅确有接近自然的效果。

拱形的线脚,还带有殖民建筑的痕迹。